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滥用抗炎镇痛药会导致胃出血

2011-09-01 01:18:00新浪健康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医生提示滥用抗炎镇痛药会导致胃出血。那么,面对这些疼痛我们该怎么办?

  ●全球每天有3000多万人服用非甾体抗炎镇痛药

  ●传统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容易出现胃出血等副作用

  ●专家提醒:65岁以上老人、胃肠道功能不好的人用药尤需谨慎

  今年60岁的周伯有关节痛的毛病,每次发作总是自己到药房买消炎止痛药吃。上星期三,当周伯像往常一样吃完消炎止痛药两个小时后,突然觉得胃部一阵阵绞痛,而且还呕血,家人赶紧把他送到医院,一查,原来是胃出血。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一个关于非甾体抗炎镇痛药(NSAIDS)临床应用的专家论坛上了解到,我国仅关节炎疼痛患者就超过一亿人。作为镇痛药的“主力军” ,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全球每天有3400多万人服用,在国内也是仅次于抗感染药物的第二大类药物,而广为人之的阿司匹林正是传统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的代表之一。与会专家表示,如果不加选择地使用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极可能产生胃肠道损伤和血小板功能抑制等副作用,对胃肠道高危患者来说,潜藏的威胁更大。专家提醒,由于疼痛患者人群庞大,疼痛用药更应注意疗效与安全并重。

  抗炎镇痛药≠止痛药

  100多年前,作为解热镇痛的革命性药物,阿司匹林正式问世,这也代表着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品类的诞生。长期以来,由于它具有良好的抗炎和镇痛效果,被广泛应用于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急性疼痛、软组织疾病和运动损伤的治疗。

  北京军区总医院副院长孙天胜教授指出,在骨科里有很多常见病,例如腰疼、腿疼、肩周炎或者一些运动的创伤都可以引起疼痛。“特别是腰腿痛、骨关节炎、肩周炎等都是一些退行性疾病,也就是说,随着年龄的增大和关节的反复运动,关节、软骨周围的韧带以及肌肉都会发生炎症,而这种炎症通俗地讲是一种无菌性炎症,同时会产生明显的疼痛。”

  那么,面对这些疼痛我们该怎么办?

  “因为它是一种无菌性炎症,临床上就会应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但孙天胜强调,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不同于止痛片。“临床上很多病人问,医生你是不是给我开的止痛药?其实不是,这是一种消炎止痛药,通过消炎解除病人的疼痛。”

  解热镇痛药高居家庭药箱第三位

  除了在医院临床广泛应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也常常出现在很多老百姓的家庭药箱里,例如很多常用的感冒药、止痛药都属此类。据《2009年度中国家庭药箱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生活常备药品中,解热镇痛类药物高居第三位。与会专家指出,大医院和正规医院的医生,治疗疼痛时安全用药和科学用药做得比较好,但还需要更广泛地在全国医疗机构中普及这种意识,特别是在胃病等消化系统疾病已成为中国人常见病的情况下,关注止痛与胃肠道损伤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在家自行用药的患者,专家指出,许多人对镇痛药可能损伤胃肠道的副作用不了解或不重视,这是需要警惕的。有数据显示,由传统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引发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具有发生率高、隐匿性强的特点,81%的患者在发生严重胃肠道并发症前没有征兆。

  专家点评

  滥用抗炎镇痛药 会导致胃出血

  尽管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是抗炎和镇痛的能手,但它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副作用。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科唐福林教授指出,非甾体抗炎镇痛药之所以能够抗炎镇痛,与其抑制人体内的环氧化酶(COX)有关。但科学研究发现,环氧化酶其实有两种同工酶,即COX-1和COX-2,如果不加选择一起抑制,则在抗炎镇痛的同时,极可能产生胃肠道损伤和血小板功能抑制等副作用,对胃肠道高危患者的威胁则更大。由于传统的非甾体抗炎镇痛药会不加选择地同时抑制两种同工酶,所以它对胃肠道的副作用不容忽视。

  大量研究证实,传统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可引起上消化道穿孔、溃疡、出血等不良事件。其中消化不良平均发生率为10%~12%,最高可达50%;服用两个月以上传统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平均镜下胃溃疡发生率高达21%。美国1997年有研究显示,每年因服用传统非甾体抗炎镇痛药而引发胃肠道事件的死亡率,骨关节炎病人达到0.1%。

  提醒

  65岁以上老人用镇痛药尤需小心

  据北京友谊医院药学专家王汝龙教授介绍,实际上早在1999年,全球就已诞生了第一个选择性的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它的出现大大减少了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风险。这种非甾体抗炎镇痛药主要抑制导致炎症和疼痛的COX-2,因而既具备抗炎镇痛的显著疗效,又可以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科的唐福林教授指出,目前国内也好,在世界上也好,对于一些疼痛严重的关节病病人、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医生均推荐使用选择性的COX-2抑制剂。与此同时,美国风湿病学会、欧洲的风湿病学会和我国的骨科学会也提出来,如果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危险比较高,应该使用选择性的COX-2抑制剂;如果使用非选择性的COX-2抑制剂,一定要加上保护胃黏膜的药物等。

  据专家介绍,胃肠道高危因素包括:

  1.年龄超过65岁,因为这部分人群的胃肠道功能都不太好;2.伴随有其他疾病;3.有幽门螺旋菌感染;4.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5.正在使用激素;6.正在使用阿司匹林抗炎的病人;7.长期喝酒的病人,这部分人本来胃黏膜和胃肠道就不好。

  “长痛”、“短痛”要分清

  与会专家指出,除用药安全性外,对症下药也很重要。从大类上分,疼痛还可分为急性疼痛与慢性疼痛。慢性疼痛如类风湿关节炎等,许多患者都有自己的常用药。而急性疼痛,如急性创伤、扭伤术后疼痛等,由于发生率高,涵盖的范围广,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此外,慢性疼痛的急性发作也属于急性疼痛的范围,例如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急性发作等。

  北京军区总医院骨科的孙天胜教授说,应对生活中常见的急性疼痛也要选择正确的方法,如果疼痛非常剧烈,并且原因不明,患者应及早去医院治疗。此外,家中常备见效快、安全性好的止痛药也很必要。


(责任编辑:徐蓓蓓   实习编辑:吕瑞琼)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唐福林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风湿免疫科,风湿免疫科

唐福林,北京协和医院有杰出贡献的教授之一, 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第五届主任委员,中华风湿病学杂志副总编,中华医学杂志常务编委。1968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疗系。1981年10月获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生院内科学硕士学位,同年分配在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工作。先后任北京协和医院内科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1984年8月至1986年12月在美国加州Scripps Clinic 自身免疫病研究中心学习体液免疫,1991年11月至1992年7月在美国洛杉矶南加州大学医学院进修细胞免疫学。回国后主要从事风湿免疫病自身抗体及其发病机理的研究。内科临床工作40余年,着重于风湿免疫的临床30余年。已培养硕士生7人,博士生12人,博士后2人。发表论著、综述、译文共130余篇,参与编写“风湿病学”、“临床风湿病学”、“中华风湿病学”、“现代内科学”、“中华内科学”、“现代胃肠病学”、“现代急诊医学”、“内科疑难病诊断”、“内科实习医师手册”等十余本书籍的编写。主编《风湿免疫病300个怎么办?》(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临床诊疗指南风湿病分册》和《风湿免疫科医师效率手册》。

特别策划
胃穿孔
    擅长胃穿孔专家更多
    • 王英贵乌海市乌达区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胃穿孔、肝破裂修补术,甲状腺肿瘤、甲状腺叶全切术,胃癌、直肠癌、乳癌、结肠癌根治术等。

    • 汪涛咸宁市中心医院

      擅长领域:汪涛,腔镜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咸宁市医学会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外科临床医疗工作20余年,于2004年赴暨南大学附属一医院进修腔镜外科。已发表国家级学术论文5篇,省级学术论文6篇,参与编著著作1部。是本地区开展腹腔镜手术最早、范围最广的医师之一,主要从事胃肠、腔镜疾病的临床诊疗及手术,临床经验丰富,尤擅长腔镜手术。在本地区率先开展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腹腔镜胆道探查术、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手术、腹腔镜甲状腺手术等。

    • 吴万庆主治医师郑州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擅长领域:胃肠道肿瘤、结直肠肿瘤、痔瘘等胃肠肛肠疾病,疝气、甲状腺常见疾病,2型糖尿病手术治疗、乳腺及肝胆疾病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