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中医对疣状胃炎的治疗研究

2009-03-12 08:30: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疣状胃炎(VG):是由Moutler和Corner于1947年报道的一种内镜下形态——内镜下呈扁平疣状隆起、中央脐样凹陷糜烂的胃黏膜病变。其特点是再发性或持续性胃黏膜多发性疣状隆起病灶,圆形或不规则形,多数散布于胃窦部,也可见于胃体部。

  疣状胃炎是消化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在第十届世界胃肠病大会上,该病被列为具有高度癌变倾向的疾病之一。因此,临床和科研工作者对其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近年来,我国中医药工作者针对疣状胃炎的病因、病机、诊断及治疗的研究均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存在诸如名称混乱、因机不明、治则不一等问题,需在实际工作中给予充分重视,并加以改进。

  ■统一名称

  疣状胃炎主要有上腹痛症状,此外还有腹胀、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等表现,还有一部分患者无症状,这些与一般胃炎没有特异性区别。目前中医临床在诊断方面,基本上是以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为主,借助内窥镜检查根据胃黏膜的形态改变而确诊,诊断该病并不困难。

  但是,长期以来,医学界对疣状胃炎的认识十分粗浅,且存在很大的分歧,以至于命名也不一致。在英文文献中,该病有varioliform gastritis、completeerosions等多种名称。在1990年胃炎分类悉尼系统发布以前,多数人称其为慢性糜烂性胃炎,并认为其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炎。在悉尼系统中,该病则被视作为普通慢性胃炎的一种内镜下表现,属于内镜下的隆起糜烂性胃炎的类别。而在ME-DLINE能检索到的文献中,对该病最多的称呼是痘疹样胃炎,疣状胃炎这一名称几乎很少在英文文献中出现。我国和日本的大部分学者习惯根据该病典型的病灶形态特征称其为疣状胃炎,但最近有较多地使用糜烂性胃炎的趋势,也有很少或极个别人使用痘疹样胃炎。

  从我国近些年的文献来看,无论中医和西医,对疣状胃炎的名称的认识存在着严重混乱的现象,大多数以疣状胃炎命名,其次以糜烂性胃炎或慢性糜烂性胃炎或慢性隆起糜烂性胃炎命名,极少用痘疹样胃炎、痘疮样胃炎。查阅CHKD期刊全文库中1994年1月~2005年1月的国内文献发现,称疣状胃炎者161篇、称糜烂性胃炎者143篇、称痘疹样胃炎者4篇、称痘疮样胃炎者1篇。名称的混乱无疑阻碍了疣状胃炎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的深入,这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规范辨证

  中医并无疣状胃炎的病名,该病根据临床症状多归属于“胃脘痛”。目前各家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的顾庆华认为,据症状及胃黏膜特征,该病与胃痈相似,病因为外感风寒,内伤饮食,加之情志不遂等,导致热毒蕴结胃腑,气血郁滞,络脉不畅,血败肉腐而成。唐山工人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司雁菱医师等根据该病患者多慢性起病,反复发作,表现出上腹不适、疼痛、反酸嗳气、餐后饱胀或恶心的症状特征,认为该病多为虚实夹杂之证,其病因主要是脾胃素虚,郁而化热,热腐血瘀。还有人对650例该病患者进行辨证分析,发现湿热内蕴、肝脾失调和气滞血瘀是主要的病理变化。

  造成临床对该病病因、病机认识不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与各位医家主观的辨证经验差异有关外,还可能与其观察的病例除疣状胃炎之外,大多会伴有其他不同的上消化道疾患有关。疣状胃炎患者伴发十二指肠溃疡者最多(国内文献报道大约为8。3%~33。6%),其次为胃溃疡(4。4%~13。6%)、复合性溃疡(4。3%~5。6%)、反流性食道炎(3。7%~6。6%),较少见的还有胃息肉、胃癌等。中医因机认识不一还可能和疣状胃炎的病灶分布不同有关。根据病灶分布不同,临床将疣状胃炎分为胃窦型和胃体/弥漫型,胃窦型与普通的胃窦炎有相同的病因,最主要的是幽门螺杆菌(Hp)感染,由于有共同的病因学基础,故与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球炎伴存的机会较多。而胃体/弥漫型则与免疫因素关系密切,与感染Hp关系不大。

  此外,疣状胃炎有成熟型和未成熟型之分,如隆起性病变主要由于组织水肿所致,中央脐样凹陷较大而浅,称未成熟型;如隆起病变主要由于纤维化所致,其隆起持续存在不易消失,为成熟型。疣状胃炎按其病理还可分为活动期和修复期,活动期可见上皮变性、坏死、脱落,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纤维样物质渗出;修复期常见糜烂灶周围固有腺体、幽门腺或胃小凹上皮增生,有时可见纤维化,再生腺管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不同类型疣状胃炎的症状差异均可能造成中医因机认识的不同。 因此,目前针对疣状胃炎的中医药临床研究,应通过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试验,根据疣状胃炎发病的不同部位、成熟型和未成热型之分、活动期和修复期之别,建立统一规范的胃黏膜微观辨证体系,且四诊合参,完善其宏观辨证体系。另外,还应研究出胃黏膜微观辨证和宏观辨证有机结合的方法,使中医的辨证论治规范化、客观化、标准化。

  ■重视辨病

  由于在病因、病机认识上的不同,导致临床在疣状胃炎的中医药治疗上存在多态性,有辨证论治、有专方治疗、有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其辨证分型、处方用药、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

  疣状胃炎是借助胃镜检查根据胃黏膜的形态改变而明确诊断的。如前所述,在胃镜下,根据疣状胃炎的病灶分布将其分为胃窦型和胃体/弥漫型,不同的病变部位,由不同的病因所致,因而在治疗上有所不同。疣状胃炎的不同分期也是导致各家治则有出入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活动期Hp阳性者,临床主要采用西药抗Hp治疗,中医辨证多以脾胃湿热为主,在辨证的基础上,应酌加清热化湿、解毒消痈之品以增强抗Hp疗效;对修复期患者,在辨证基础上,应加以活血祛瘀、逐痰消疣中药辨病治疗。

  因此,在中医药的临床研究中,研究人员应在进行辨证论治的规范化研究的同时,重视辨“病”治疗。其“病”的含义一是中医之“病”的概念,根据中医之病,结合现代的动物或临床研究,选择出行之有效的专方专药。其“病”的含义之二是西医的“病”,根据其是否有Hp感染或疣状胃炎的成熟和活动与否,加上西药的抗Hp治疗,或胃镜下的电切、微波及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等手段清除病灶。

  另外,由于医学界目前对疣状胃炎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科学的、权威的疗效判定标准,因而无法对各种治疗方法进行横向对比,尚不能根据治愈率或有效率的高低来判定各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优劣。鉴于疣状胃炎有较高的Hp感染率,病理改变存在相当比例的肠化和不典型增生,部分病例病灶不易消退,加上目前临床已经观察到了疣状胃炎的癌变病例,基础研究已获得了一些相关基因改变的初步证据,有理由考虑将其(特别是成熟型)作为一种癌前疾病,进行全面系统的临床随访和深入细致的实验研究,以期阐明其与胃癌的确切关系及癌变机理,探讨中医药阻止或逆转这种恶变的可行性。

  ●相关链接

  疣状胃炎(VG):是由Moutler和Corner于1947年报道的一种内镜下形态——内镜下呈扁平疣状隆起、中央脐样凹陷糜烂的胃黏膜病变。其特点是再发性或持续性胃黏膜多发性疣状隆起病灶,圆形或不规则形,多数散布于胃窦部,也可见于胃体部,有时沿皱襞连成串珠样,亦可为胃窦孤立的单个隆起或少数几个病灶,直径约5~10毫米,高约2~3毫米,活动期常见隆起中央糜烂、凹陷,可有血痂、污秽苔覆盖其表面。国内文献一般称之为疣状胃炎,其病因及发病机理迄今尚未完全阐明,治疗方案不统一。近年来有研究报道称其有癌变的倾向。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39胃病频道

  (实习编辑:陈占利)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慢性胃炎
  • 摩罗丹(浓缩丸)

    和胃降逆,健脾消胀,通络定痛。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疼,胀满,痞闷,纳呆,嗳气,烧心等症。[详细]

    去看看 ¥26.75
  • 胃康灵胶囊

    柔肝和胃,散瘀,缓急止痛。用于肝胃不和、瘀血阻络所致的胃脘疼痛、连及两胁、嗳气、泛酸;慢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详细]

    去看看 ¥22.25
  • 复方氢氧化铝片

    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烧心)、反酸,也可用于慢性胃炎。[详细]

    去看看 ¥44.3
擅长慢性胃炎专家更多
  • 冯堃主任医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缺血性脑病如脑梗塞、脑动脉硬化;脑出血后 遗症;冠心病、心绞痛、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病及心律失常。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慢性胃炎、胃溃疡;各种乳腺病、风湿病。晚期肿瘤如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头颈癌、淋巴瘤等。

  • 蒋红玉深圳市第二中医院

    擅长领域: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慢性荨麻疹,暗疮,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病,不孕不育症,顽固性咳嗽,小儿消化不良,恶性肿瘤术后与放化疗前后的治疗,以及亚健康状态的调养。

  • 张均倡主任医师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

    擅长领域:治疗各种肝胆病,难治性慢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肝硬化及腹水、胆囊炎、胆石症;各种胃肠疾病,肠易激综合征(IBS)等功能性胃肠病、慢性胃炎、炎症性肠病、反流性食管炎、胆汁反流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急慢性胰腺炎;各种消化道肿瘤,肝癌、食道癌、胃癌、胰腺癌、肠癌、肝内血管瘤、肝囊肿等。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